饱受胆结石折磨?国医堂李兆生主任带你走向康复

phpqtiGaq

本病一般属于肝胆郁结兼湿热内蕴的一类疾患,是常见急腹症之一。以胆绞痛、黄疸为临床特征。较多见于中年妇女。

胆腑以疏泄通降为顺,若肝胆郁结或中焦湿热滞结,均能引致胆道不通而发生痛证。气郁与湿热多与精神刺激、气候失常和饮食不节有关,加上局部某些刺激因素,如胆道内的异物、寄生虫体、虫卵或细菌等,引起胆道的感染与结石。

本病出现的寒热往来、恶心呕吐等,均属少阳胆经证。出现其他消化道的证候,是由于肝气郁结,侵犯脾胃,脾胃运化障碍所致;如果湿浊停留,郁湿化热,可以出现黄疸,所谓“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一、药物疗法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湿热、气痛、化脓溃疡、正虚邪陷四种类型。

● 湿热型

相当于胆总管急性梗阻和急性胆管、胆囊炎。

证候:起病急剧,右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厌食,口渴喜饮,高热,恶寒,发黄,右上腹硬满拒按(压痛,反跳痛,肝及胆囊肿大),小便少,大便秘结,粪便白色。舌质微红,舌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洪数。

治法:以清热、利湿、利胆为主。

● 气痛型

相当于无明显梗阻与感染的肝管、胆总管及胆囊结石及某些慢性胆囊炎。

证候:右上腹短暂的或轻度的隐钝痛,间歇时如常人。常有口苦,恶心,食欲不佳,或食后心窝部不适,或有轻度巩膜黄染,上腹部轻度或明显压痛,小便清利或黄,大便如常。舌苔薄白或净,脉弦或弦滑。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通瘀。

● 化脓性溃疡型

相当于胆石症并发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积脓、胆囊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肝脓肿等。

证候:除有湿热型证候外,尚有寒热往来、谵妄神昏、持续腹痛、肌紧张、拒按或反跳痛、休克等征象。

治法:宜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 正虚邪陷型

相当于胆石症伴有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者。

证候:隐钝痛持续存在,神志不清或昏迷,面色枯萎,语声低微,皮肤黄晦,间或青紫,甚至有出血倾向;腹部气膨,轻度压痛,肝脏肿大,并多有触痛,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质绛紫,舌苔干枯如砂皮样,脉弦数或沉数。

治法:芳香开窍,镇静,清热解毒。

本病预防,要注意饮食卫生,有寄生虫病者,要彻底治疗。患过胆囊炎的,应注意不要过食燥热食品,或定时煎服金钱草作清凉饮料,以预防复发。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以免贻误病情。■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ahsb.hqxnyrb.com/9472.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18日 下午11:13
下一篇 2025年2月19日 上午10: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