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探测者团队突破新能源汽车电池火灾防治核心技术

2025 年 5 月 13 日,合肥工业大学探测者团队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火灾防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基于全氟己酮灭火微胶囊的贴片式灭火解决方案,为解决锂电池热失控引发的安全隐患提供了创新性技术路径。

聚焦行业痛点,直击火灾防治难题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锂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事故呈上升趋势。应急管理部门数据显示,2024 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自燃率同比上升 32%,日均火灾事故达 8 起,其中 60% 系电池故障引发。锂电池热失控具有自持式链式反应特性,传统灭火方式难以奏效,且电池组结构复杂导致起火点定位困难,易引发连环火灾。

探测者团队深入分析行业痛点,发现全氟己酮作为灭火剂虽具有高效、无残留优势,但因其极易气化、低表面张力及疏油性等物理特性,难以实现高效微胶囊化。团队历经多年攻关,采用改进型微流控技术,成功突破制备难题,开发出灭火性能卓越的全氟己酮灭火微胶囊及贴片产品。

创新技术突破,实现高效灭火与低成本生产

团队在微胶囊制备技术上取得双重突破:

制备效率提升 :通过改良微流控方法,将微胶囊制备效率从传统技术的每分钟数百颗提升至数千颗,实现效率 10 倍增长。

合肥工业大学探测者团队突破新能源汽车电池火灾防治核心技术

图2待风干的全氟己酮灭火微胶囊样品

成本控制优化 :自主搭建自动化微胶囊制备系统,大幅简化复杂工艺流程,制备成本降低 80%,为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提供经济可行性。

在灭火性能测试中,微胶囊贴片展现卓越效能:

明火场景 :贴片遇明火 0.5 秒内释放全氟己酮,1.5 秒内减缓火势,2 秒内彻底扑灭火焰。

电池热失控模拟环境 :3 秒内快速控制火势,10 秒内完全消除火源,实现动力电池早期火源的精准扼杀。

团队负责人表示: “这一成果不仅能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火灾风险,还为储能电站、电动公交等场景提供了可靠防火方案,有望重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信心。”

合肥工业大学探测者团队突破新能源汽车电池火灾防治核心技术

图3显微镜下图片

目前,探测者团队正积极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与多家新能源车企及电池制造商洽谈合作,助力行业安全标准升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合肥工业大学探测者团队突破新能源汽车电池火灾防治核心技术

图4 自主搭建的灭火微胶囊制备系统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ahsb.hqxnyrb.com/13171.html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2025年4月8日 下午6:33

相关推荐